香港女性必做的健康檢查:子宮頸癌篩查多久做一次?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,但它也是少數可以通過定期篩查早期發現並預防的癌症。香港衛生署建議所有有性經驗的女性應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查,以降低患病風險。那么,子宮頸癌篩查多久做一次?不同年齡層的女性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?本文將為你詳細解答。
1. 為什么要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查?
子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感染,其中 HPV 16 和 18 型最容易引發癌變。由於 HPV 感染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許多女性在發現時已是晚期。因此,定期篩查能及早發現細胞變化,及時采取治療,預防癌症的發生。
2. 香港女性子宮頸癌篩查建議頻率
(1)21-29 歲女性:每 3 年進行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(Pap Smear)
適用於曾有性行為的女性,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應定期篩查。
這個年齡段 HPV 感染率較高,但大多數感染可在 1-2 年內自行清除,因此通常不建議單獨進行 HPV 檢測。
(2)30-65 歲女性:每 3-5 年進行一次 HPV 檢測或聯合篩查
方案 1:每 3 年進行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(Pap Smear)。
方案 2:每 5 年進行一次高危型 HPV DNA 檢測(HPV Test),准確度更高。
方案 3:聯合篩查(Pap Smear + HPV Test),每 5 年一次,能更早發現癌前病變。
(3)65 歲以上女性:是否繼續篩查取決於個人病史
若過去連續 10 年的篩查結果均正常,可考慮停止篩查。
但如果有 HPV 感染史、異常細胞變化或其他高風險因素,則仍需定期檢查。
(4)已接種 HPV 疫苗的女性是否仍需篩查?
即使已接種 HPV 疫苗,仍需按建議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查。原因是疫苗不能覆蓋所有致癌型 HPV,且部分女性可能在接種前已感染病毒,因此篩查依然是必要的。
3 子宮頸癌篩查的流程與注意事項
(1)檢查前的准備
避開經期(建議在月經結束 3-5 天後進行)。
檢查前 24 小時避免性生活、陰道沖洗或使用陰道藥物,以免影響結果。
(2)檢查過程
子宮頸抹片檢查:醫生使用軟刷輕輕刮取子宮頸表面細胞樣本,用於化驗分析。
HPV DNA 檢測:使用類似方式采集細胞樣本,以檢測是否感染高危型 HPV。
(3)檢查後結果解讀
正常(陰性):無異常細胞變化,按建議周期複查。
異常(陽性):可能有細胞變化,但並不意味著一定是癌症,醫生可能建議進一步檢查,如陰道鏡檢查或活檢。
4. 如何降低子宮頸癌風險?
除了定期篩查,女性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降低風險:
接種 HPV 疫苗(適用於 9-45 歲女性,最佳接種年齡為 9-26 歲)
使用安全套,降低 HPV 傳播風險
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提高免疫力
戒煙,減少患癌風險
總結:子宮頸癌可防可治,定期篩查是關鍵!
子宮頸癌是唯一一種可通過篩查早期發現並有效預防的癌症。香港女性應根據年齡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,並保持定期篩查的習慣,以保障自身健康。如果你已有性經驗,無論有無症狀,都應按照建議定期進行檢查,以便及早發現異常,避免疾病惡化。
健康從預防開始,現在就預約你的子宮頸癌篩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