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頸納氏囊腫是什麼?子宮頸納氏囊腫是病嗎?
門診經常遇到這樣的病友,舉著一張超聲報告單說:
“醫生醫生,我這超聲顯示有宮頸納氏囊腫,該怎么辦?”
有些朋友會一把鼻涕一把淚跟醫生訴苦,“醫生,我去附近醫院檢查說我有宮頸囊腫,這是不是宮頸癌?我已經幾天沒睡好覺了”;有些更緊張的女性朋友會直接向醫生發出靈魂拷問:醫生,我還有救嗎?其實,女性朋友的這種情況非常常見,就是常說的宮頸納氏囊腫。
什么是宮頸納氏囊腫?
宮頸納氏囊腫,是由德國解剖學家最早描述的長在宮頸上的特殊囊腫。後人為紀念其傑出成就,就用他的名字將該囊腫命名為宮頸納氏囊腫,有時簡稱納囊。囊腫一般小而分散,可突出於子宮頸表面。小的僅有小米粒大,大的可達玉米粒大,呈青白色,可能伴有宮頸糜爛樣改變,但亦常見於表面光滑的子宮頸。
宮頸納氏囊腫是怎么發生的?
女性的宮頸呈圓錐體樣,圓錐裏面的宮頸管黏膜即子宮頸內膜,有分泌黏液的單層柱狀上皮覆蓋,宮頸外口到陰道穹隆均為複層鱗狀上皮覆蓋。柱狀上皮和鱗狀上皮分界並不是十分清楚,在某一個特定的區域呈現出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的狀態,這個區域就是宮頸轉化區。在轉化區內,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,將腺管口阻塞,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壓迫腺管,使腺管變窄甚至阻塞,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,滯留形成的囊腫即為宮頸納氏囊腫。
發現納氏囊腫,應該怎么辦?
絕大多數宮頸納氏囊腫一般由婦科醫師行婦科檢查時發現,或B超醫師行B超檢查時發現。宮頸納氏囊腫不會導致陰道炎、不孕、陰道流血等不舒服,更加不會轉變為宮頸癌。因此,宮頸納氏囊腫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。我們可以將它視作宮頸上的“青春痘”,而且這個“青春痘”平時看不見,摸不著,不痛不癢。放寬心,忽略它即可。
女性朋友該如何關注自己宮頸健康
中醫自古就有上醫治未病、下醫治末病的說法,現代醫學也是強調防大於治。那么女性朋友應該如何關注自己的宮頸健康呢?普通婦科陳雲卿主任醫師建議:
一、適齡期女性可以積極接種宮頸癌疫苗,可以有效預防HPV感染從而預防宮頸癌發生。
二、建議女性同胞們定期做好婦科檢查和宮頸癌篩查(包括宮頸細胞學檢查和HPV檢測),做到宮頸病變早期診斷,早期治療,把疾病扼殺在萌芽階段。
三、有陰道炎、異常子宮出血、同房出血、分泌物異常、疼痛等症狀的女性同胞們可以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,得到正確的診斷及處理。